中國時報【李道成╱大連報導】



一九九九年的九月十九日,大連建市百年紀念日,在勞動公園一隅,市長薄熙來親自主持了「世紀倉」的封倉儀式,象徵性的把包括薄寫給百年後大連市長一封信等百件物品,放進地底;這個動作被厭惡薄熙來的政敵,形容為遺其影響力無遠弗屆的延伸,但也顯現他在大連勢力的盤根錯節。

就像部分大陸地方官員一般,要做好政績,一方面要招商引資,二方面則是市政建設;一位長期觀察薄熙來的台商認為,薄是個極聰明的人,先從拆房搞綠化做起,速度快且收效大,很快就把大連知名度打開來,也把個人形象樹立起來。

但薄熙來絕不是個如此簡單人物,多位大連當地民營企業家都知道,他在金州任區委書記時,就透過國有企業轉制,扶持一批鐵桿的政商兩棲盟友,其中最吃的開的一家房產營建集團,在薄任市長、書記時,幾乎囊括了八、九成以上重大公共工程標單。

這家在大連營建業中「喊水會結凍」的大亨,事業規模跟著薄熙來的官位扶搖直上,多數官員他都不看在眼裡。曾有一塊位於中山區的舊城改造土地,原本容積率只有○.五,但在朝中有人情況下,超蓋的面積高達十多倍,獲利難以計算。

許多大陸媒體報導的大連實德集團總裁徐明,在當地有薄熙來的財務長之稱,但知情的當地民企業者認為,其實徐明並未賺到大錢,尤其是房產項目上,這家從金州起家的營造廠商才是薄最大的「小金庫」。

民間有堅實的企業界盟友,薄熙來在市府內也有馬前卒;一位副市長級的官員,靠著薄熙來的庇蔭,緊緊掌握大連土地的操控權,甚至在薄離開大連後,主宰大權仍由薄系人馬主控,並與金州幫繼續合作以權圈錢。直到五年前,因為這位副市長過於仰仗薄在大連的殘餘勢力,完全不聽命於市長,在舊恨新仇一併掀起後,才被強迫提前退休,土地主控權長期由薄系人馬掌控的情況才得以扭轉。

然而薄熙來在經濟事務上也並非完全是個人利益導向,就以在星海灣廣場興建豪宅的台資企業順邁集團,還有火車站前的勝利購物廣場這二個項目來說,就是當年薄熙來積極招商而來的,他的目的,只是想借由台商的參與,來提高大連的住宅與商場水準。

文章來源: 中時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融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