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謝鳳秋/豐原報導〕市府在豐原區規劃「豐富園區」開發案,市議員昨天指出,區段徵收作業基金明年僅大宅門特區編有固定資產經費七十八億元,為什麼豐富案沒有?有公共建築投資才能繁榮地方,以免豐原被邊緣化。



副市長蕭家淇解釋,進行公共建築投資可以繁榮地方,市府可以思考在豐富專案中進行公共建築投資,但該區只有五、六公頃,要做大型公共建設投資可能有困難,不過,這仍然是一個思考方向。

市議員高基讚昨聯席審查時指出,區段徵收基金預算書經常門長期投資預算,僅水湳特編有固定資產經費七十八億元,為什麼豐富案沒有?聽說是市長重視大宅門特區,是不是七十八億元不下去沒辦法炒地皮?地政局長曾國鈞表示,水湳經貿園區面積夠大,有一百七十公頃,開發後市府可分配五十公頃左右的土地作標售,所以規劃多項公共投資,這些投資受益的是地方及市府,豐富園區土地大部分是軍方的,要進行公共建築投資,須與軍方協商。

市議員蔡雅玲、曾朝榮、邱素貞、王岳彬等則指出,各局處將平均地權基金當「搖錢樹」、「小金庫」,公務車汰舊換新、辦公室用品、清潔工作、路口監視器、開路等,都使用基金,光建設局就用了四億多元,預算為何不編在各局處底下?議員紛紛喊刪,最後決議送大會討論。

轉載自~ 自由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融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