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鄭閔聲、王宗彤、沈婉玉╱台北報導】



繼證所稅議題後,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擬將股票股利納入,引起廣大台股投資者關切。二代健保明年一月一日實施,今年還不會課徵,法人認為,補充保費對長期持有股票者,影響不大,而股票是否填權填息,才是投資人要注意的關鍵。

二代健保保費費率小幅調降,卻多了「補充保費」,無業外收入的上班族,保費負擔略為減輕;領取高額獎金的業務員、收取執行業務所得的律師、會計師,及擁有大量股票的股市大戶,每年保費額度則可能大幅提高。每筆補充保費金額最高以廿萬為限,也就是說,單筆收入超出一千萬元的部分,不需繳納補充保費。

例如,投保薪資五萬元的上班族,四倍月薪是廿萬元,領到卅萬元年終獎金,超過十萬元,必須扣二%、兩千元的補充保險費。

補充保費採「就源扣繳」,銀行或企業定期發放利息、股息、獎金、執行業務所得前,就先將二%的補充保險費撥付給健保局,民眾不需自行繳納。

過去曾有收入豐厚的演藝人員以「無業」身分投保,引發社會議論,新法實施後,演藝人員及律師、會計師等以技藝自力營生者的收入,都被納入收取補充保費的規定。未來演藝人員收入,都被視為六項需扣繳補充保費項目之一的執行業務所得,每年最高需繳納廿萬元補充保費。

財政部次長曾銘宗昨表示,財政部將提供相關資料給衛生署,有股利、利息、租金、兼職收入,或藝人、醫師、律師、會計師等高收入者,就要多繳一筆補充保費。

財政部公佈九十九年總股利所得為五七六○億元。法人指出,徵收補充保費,對個股長期持有投資人影響不大;若有棄權賣壓,也不會是因二%補充保費而改變,主要還是心理面多過實際影響。而每年七、八月是否參與除權息,要仔細打算。

例如:持有台積電股票十張,近年台積電每股現金配息三元,每年有三萬元股息入帳,個人綜所稅加上二%補充保費,等於股息打九八折,每年多付六百元健保保費,影響不大。

若在除權息前,持有台積電股價從八十元漲到八十五元,賣掉十張台積電股票有五萬元資本利得,未來扣掉證所稅還是有賺頭,甚至比領股息三萬元還多。投資人應不會為了多二%補充保費而不參與除權息。因此,關鍵是該檔股票是否填權息,若投資人認為不會填權息,當然會有棄權賣壓。

熱門:英國 鬼臉婦 惡魔的屁 黑嘉嘉 慣三 交往禁忌 小遊戲 火鍋 以琳

文章來源: 中時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融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