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文╱鄭曦原】



革命黨人和所有外行一樣顯得過於樂觀了,他們低估了革命的成本。

當前,中國內戰雙方陷入僵局,是對世界和平的巨大威脅,也是對列強試圖避免中國分裂的巨大干擾。顯然,這一僵局主要是由於革命黨與滿清陣營雙方對金錢的需要及缺乏互信。

革命 戰爭與金錢

發動革命,或保衛皇室,僅僅是發動戰爭的形式。戰爭需要資金,需要巨額資金。孫中山在電報中宣稱,他準備率領10萬或百萬大軍向首都挺進,雖然數字可能有差別,然而在此險惡形勢下,如果沒有巨額貸款支持,他不可能從陸路或水路向北方挺進;而滿清皇室,無論有無俄國支持,正準備誓死守衛北京,但是他們的守衛也亟需軍火,如果沒有巨額貸款,便不可能購買軍火。

非常熟悉金融業務的南京臨時政府外交總長伍廷芳,一直負責經辦列強借款的到期通知。新成立的民國政府並不了解他們此時對資金的急迫需要。革命黨人保險櫃中的資金流量看起來正在迅速減少。

革命已經取得巨大成就,這主要依靠海外華人捐款,特別是來自馬來半島、海峽殖民地、泰國和爪哇居住的華人捐款。在那裡,他們已獲得可觀的財富,掌握了成熟的商貿管理模式,而這些正是中國國內所缺乏的。即使如此,革命黨人的資金現也斷流。

革命黨人和所有外行一樣顯得過於樂觀了,他們低估了革命的成本。他們取得的驚人成就可以吸引更多捐款,資金無疑會源源而來,但與此同時,無價的寶貴時機也隨之錯失。

皇室 冒險與特權

另一方面,滿清皇室擁有資金,但並不情願用皇家財富來進行一場未知的軍事冒險。作為特權階級,他們的小心謹慎不足為奇。在過去3百年裡,他們一直享受著國家補貼,突然間他們發現有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將在未來剝奪他們的特權。現在的問題是,滿清皇室是否應用積蓄作為賭注來換取未來繼續享有補貼的特權,或是在萬不得已時放棄他們的補貼,依靠3百年來積累的財富有節制地生活下去?當然,他們非常痛恨袁世凱,袁似乎已將他們的退路毀掉,而直到最近,他還一直保持著與革命陣營的接觸。

滿清皇室都是識時務之人,他們意識到他們的利益永不可能與這位總理大臣(以及未來的掌權者)保持一致。如果事成之後一切都可以維持原狀,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繼續將其勞動所得上貢給這些不勞而獲的人,那麼無疑他們願意動用他們的資本來賭一把。但是,如果舊體制一去不復返,並且袁世凱對此抱有和孫中山同樣堅定的決心,那麼對於精明的滿族人來說,為什麼要將資本在這裡押寶呢?

所以,今天的情形與近代中國發生的歷次危機如出一轍,所有關注點都集中於能否獲得外國貸款。英國的態度受人詬病,普遍認為英國人反對本國或其他國家向滿清政府發放貸款。無論這一舉動是否公正,時間及事態進展將說明一切。

列強 瓜分與挽救

英國的代表坦言反對貸款,而袁世凱認為這是幫助他維護社會治安、挽救中國於水火的必備條件。英方的想法可能僅僅出於不願讓本國人民遭受財產損失,或者他如同許多人一樣知道,從伊格那提業福和喀西尼擔任俄國駐華公使的時代開始,滿清皇室便已打算將中國利益賤賣給俄國,這項交易只需一點資金即可掃清道路上的一切阻礙。

讓我們像許多人一樣猜測一下,一項完美的協定已在俄國外交部遠東局與滿清代表之間達成:在蒙古親王和大喇嘛的默許下,蒙古和土耳其斯坦(Turkestan)將尋求俄國庇護,儘管他們目前還是中國領土,但是分裂似乎迫在眉睫,不可避免;而作為回報,俄國將同意保留滿族在中國的統治權,或僅僅是黃河以北地區的統治權。

正如車輪需要不斷注入潤滑油一樣,這項交易沒有資金支持便無法實現。那麼,英國或者其他西方列強憑什麼要為此提供資金呢?

當然,聖彼得堡和東京的新聞界可能是對的,英國只是在耍陰謀詭計妄圖渾水摸魚,但未來的事態將證明,玩弄這種詭計並非明智之舉。

除非英國人確信,共和方案的實現意味著和平,至少是相對的和平,並且在中國成為各方共識,否則,她為什麼要支持共和呢?(待續)

文章來源: 旺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融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