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編譯■李威撰、謝雯?



中國目前積極推動稅改,一方面緩解低收入民眾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藉此刺激國內消費。但在消費者及市場觀察家看來,稅制改革只是對抗通膨與抑制房價的第一步。中國政府2010年的個人所得收入比2009年增加22.5%,2011年採行新稅制後,預估將會比2010年增加7.5%。

根據國務院目前的提案,個人所得稅的徵稅最低門檻(即起徵點)將會提高,從目前的2千元人民幣提高到3千元人民幣;另外,稅率及課稅級距也都會做出調整,許多低收入勞工將享有減稅或免稅的優惠。

減輕窮人負擔

《經濟觀察網》(Economic Observer)指出,中國政府至今尚未提出實施新起徵點的時程表,但這項提案會在4月提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查,可望於下半年開始實施。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卜新華表示,中國的第12個五年計畫(2011年到2015年)不再以經濟成長為首要目標,而是將重心放在減少窮人的稅務負擔。

中國目前所採用的累進稅率共分9個課稅級距,最低是5%,最高為45%。分析家表示,根據目前所提出來的新稅改政策,將減少至5或6個課稅級距,但最高稅率仍維持在45%不變。

中國的稅改主要是依照所得增加、經濟成長與生活水平的上升而同步做微調。中國在1980年,將個稅起徵點設定在8百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對當時大多數中國民眾而言是個遙遠的數字。在2006年,政府起徵點調高至1千6百元人民幣;2008再次調升至2千元人民幣。但由於該起徵點太低,絕大多數收入處於底層的民眾都符合這一課稅標準,因此飽受批評。

刺激國內消費

為取得經濟平衡,過去刺激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為出口業,但政府希望未來的重心可以放在國內消費。卜新華表示,目前物價上漲的問題,導致可支配所得相應減少,減稅將有助於窮人所得增加,消費能力自然上升。

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2月上升4.9%;更令人擔憂的是糧食價格在2月上升11%,中國平均每戶家庭的預算中,有30%花在糧食的採購上。

26歲的白領階級勞工郭瑤(音譯),目前月薪是4千7百元人民幣。她表示一旦享有賦稅優惠,就會花更多錢在衣服跟娛樂上。但另一名29歲的上海白領階級勞工孫小步(音譯)則不把減稅當成一回事,因為這頂多幫他節省幾百元人民幣。「當然聊勝於無,但這對我的生活沒有多大影響。」他說。

起徵點有爭議

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是全國人大代表,她認為個稅起徵點有必要調高至5千元人民幣,藉此減少1980年代出生世代的經濟壓力。但另一位人大代表郭廣昌表示,3千元已是底線,政府必須在廣大農村地區繼續推動經濟建設,更高的起徵點恐怕會讓政府吃不消。但他認為可用其它辦法來降低賦稅壓力,譬如在外租屋者可以獲得減稅等。不過華僑銀行(OCBC)經濟學家謝棟銘卻認為,中國的經濟不斷在成長,提高起徵點對政府財政收益所造成的影響有限。

市場觀察家表示,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累積財富,但財富來源卻很多樣,稅制改革只考慮就業收入的增加而提升起徵點是不足的,其它類型的收入也必須納入考量,譬如商業利益、租金及資產贈與移轉的收益等。

(整理自《上海日報》)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融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