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旺報【韓化宇】
一次酒宴上,我和一名某大陸城市商業銀行的行長同桌。我說,台灣不少銀行對參股大陸城市商銀很有興趣,這些銀行獲利不差,而且比起設立分行,參股能更快地打進當地市場。他回應,曾有不少外資銀行想走參股這條路,後來都打退堂鼓。我問他為何,他反問我:「台灣的銀行對我們這城市銀行夠了解嗎?」
我說,如果有意參股,事前應該都會調查清楚,包括這家銀行的財務狀況、經營情形,或有無不良紀錄等。雖然大陸規定外資參股上限不得高於20%,但若能地方政府達成默契,並非沒有機會取得經營權。
這位行長笑了出來,拿起酒杯拍拍我肩膀說:「小兄弟,你想的太天真了。兩岸都是兄弟,我坦白說吧,不要太相信這些城市銀行。」
「首先,這些銀行都是地方政府的金庫。地方政府建設所需的資金,許多都是通過設立地方融資平台公司再向銀行借。政府又是銀行的最大股東,即使沒有按揭(抵押),貸款利率不合理,或風險過高,銀行也只能遵從。」
他接著說,「這些銀行的財務狀況,光從帳面數字是看不出來的。許多應收帳款掛了好幾年,始終不轉為壞帳,不良貸款率當然漂亮。如果把身體剖開後就會發現,每個器官早已長滿腫瘤,不堪入目,屆時想退出都來不及。」
「還有一點,我們其實不太信任外人。有些銀行營運不善,被迫找外國銀行參股,但即使請你來經營,主導權絕對緊緊握在政府手中,不會讓半步,在很多事情上,你根本就沒有話語權。」
兩岸金融往來越來越熱絡,但仍不能輕忽對風險的防範。我撰寫這段談話,希望提供有意參股大陸銀行的台灣業者參考。
新聞提供: 旺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