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本報訊】



近年來國際間開始實施大規模嚴厲查稅行動,嚴重衝擊國際私人銀行及國際避稅天堂兩者相依並存的微妙關係,包括有數百年歷史的知名國際私人銀行及各國際避稅地恐不再成為全球富人藏匿財富及避稅的天堂,更因而牽動全球富人藏匿海外資產曝光與鉅額補稅之恐慌。國際保單具有「肯定價值」、「保證價值」、「創造價值」及「延續價值」的功能,在全球金融海嘯後,具「藏富」及「放大」並「保全」資產的國際保單,讓全球富人趨之若鶩,再次掀起投保熱潮。

境外保單在台灣屬非法金融商品,但銷售卻已行之有年;日前台灣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公開表示,金管會將修改保險法規定,明確訂定罰則,並將透過國際間合作與美國全國州保險監理官協會(NAIC)簽署合作,聯手加強取締國內銷售境外保單的業者,並祭以刑事重罰,維護金融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

但祭出重罰,就能徹底杜絕境外保單在台灣市場的發展嗎?針對此一問題,本報特別專訪金管會官員,並邀請專家座談,闡述在國外合法的國際保單與在國內非法銷售的境外保單之現況,讓國人進一步了解國際保單的原貌。

論壇主持人:

港商PLA國際集團總經理兼宏博國際公司 執行長 黃華強

與會來賓:

港商大昇國際公司執行長 李大智

港商美達國際公司副總經理 劉 仡

港商PLA國際市場開發部副總經理 林顥叡

瑞商恩典國際公司總經理 錢代華

港商宏博國際公司總經理 曾萬博

港商博達國際公司總經理 陳駿宏

IA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財務顧問 師 王清子

記錄:葉圳轍

攝影:陳宏淇

美國國稅局(IRS)針對富人雷厲風行的海外帳戶查帳、查稅行動,如何牽動國際保單的投保熱潮。

錢代華:美國政府於2008年起開始逐次推出嚴厲法案大規模查稅,旨在懲罰美籍公民在海外藏匿財產逃稅,據經濟學家估算,此舉將在未來10年為美國政府增加約千億美元之稅收。美國政府以協助美國公民逃稅為由,對瑞士銀行提出訴訟,結果該銀行同意交出4千多位在該銀行開戶之美國人士姓名,並支付7.8億美元了結刑事訴訟;自該事件後,稅務部門即實施嚴查,移民美國的全球富商首當其衝。

據媒體報導,移民入籍美國的中國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亦接到美國稅務機構IRS的欠稅通知,要求繳納1,600多萬美元稅金及300多萬美元罰金。宗慶后拒繳並聘請律師向聯邦法院提訴,狀告IRS亂開罰單。自此,美籍華人富豪對查稅的惶恐開始漫開,因為美國政府懲罰公民抗稅是賜以牢獄之災,逃匿海外照樣會被引渡回美。

海外查帳、查稅的行動,因而讓許多富人選擇知名國際保險公司為其量身規劃國際保單,不僅可規避風險,更可保全資產。美國政府嚴查美籍人士海外藏匿資產,並非僅針對華人,許多土生土長的美國富豪同樣被查,只是華人逃稅現象相對於其他種族,比例最高且手段高明,故備受關注。

過去的避稅天堂,現在成為查稅溫床?探討全球富人海外藏富之管道與風險。

李大智:境外避稅天堂的租稅逃漏,愈來愈令人怵目驚心,境外避稅天堂醜陋的面貌,在1992年美國國稅局控告某知名電腦公司逃漏稅近6億美元浮上檯面。外界赫然發現,該知名電腦公司在荷蘭、愛爾蘭、英屬維京群島及開曼群島等國,以各種名義成立公司,將歷年銷售電腦的大部份獲利留在免稅國度,這些資金即成為該公司在全球市場擴張的資本。

除了美國及德國等30個發達經濟體所組的經合組織(OECD)對避稅天堂持續施壓外,G20也設定限期,自2010年5月起,對避稅天堂國家採取措施。打擊避稅前鋒的法國,也針對該國民眾流向避稅天堂國家的資金徵收最高達50%的重稅。

王清子:境外避稅天堂之所以成為公敵,主因之一是境外避稅的金額已使人無法忽視,且構成世界經濟主體諸多國家聯合對避稅天堂施壓的利益動力,源自各類國際避稅天堂,對本國稅收和國際投資貿易等所造成的巨大衝擊和損害。許多跨國公司、國際對沖基金及個人,為了謀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利用國際避稅天堂進行各類避稅活動愈趨頻繁、規模愈大,對東道國的財政利益形成嚴峻挑戰。

林顥叡:美國對於避稅天堂看守愈緊,讓許多美國富人心生警戒,由於知名銀行樹大招風,許多富人改用歐系中小型銀行或找更冷門的地點。國際組織監控的40多個租稅天堂裡,摩納哥、列支敦斯登及安道爾等,均被OECD點名為「不合作避稅天堂」,但生意卻變得更好。

陳駿宏:瑞士的銀行是歷史最悠久的富人藏富天堂,報載菲律賓前總統馬可仕家族的貪瀆所得即存在瑞士的銀行。近年歐盟加強打擊逃稅,使得原存放於瑞士的資金開始出走,其最大受益者是新加坡。新加坡藉由一系列優惠富人的措施來吸引國際資金,例如:取消遺產稅、強化帳戶保密及修改信託法規等。新加坡的資產管理公司與私人銀行管理資產平均每年成長超過20%,自2000年以來資產總額從6兆成長到16兆台幣,其中有80%來自海外。

曾萬博:新加坡與香港亦是公認新興的避稅天堂,新加坡與香港是歐洲修改銀行保密法最大的受惠者,因此導致大量資金流入。但隨著列支敦斯登銀行被攻破,反逃稅運動幾乎是國際共識,全球趨勢發展已然證實,境外避稅天堂已不再萬無一失。

國際避稅問題早成為國際貿易領域的漏洞及頑疾,長久以來,世界各國即針對利用國際避稅地避稅之行為進行圍堵,這些努力在金融危機的催化下最終修成正果,避稅天堂的歷史轉型期已悄然來臨。

境外保單在台無法合法販售,但為何買賣雙方還是趨之若鶩?

陳駿宏:隨著國際間逐漸大規模嚴厲查稅,富人們對於面臨高額課稅及自身資產透明公開的惶恐日漸加劇,這些富人以往藏匿鉅額資產的管道與慣用的方法都行不通時,自然會另尋辦法,因此順理成章造就境外保單的市場需求;有需求自然就會有供給,其中最熱門的管道與方法就是國際保單。

林顥叡:國際保單最主要的作用並非節稅,而是針對投保者量身規劃設計,以放大並保全其資產效益,但並非人人都具可投保資格,投保者通常為高資產層級族群,且需經由國際保險公司層層嚴格審核通過才能投保。

李大智:發行國際保單的國際保險公司採用歐美的生命表計算死亡率,保單預定利率比台灣的保險公司較高,附加費用卻較低。因此國際保單早已受高資產層級人士青睞,幾年前全球金融海嘯即已造成國際保單購買潮,而此次國際間針對富人大規模嚴厲查稅、圍堵各避稅天堂之避稅行為等,勢必再引發國際保單的熱潮。

境外保單市場概述;購買國際保單之實質風險?業者如何看待此商品?

黃華強:發行國際保單的保險公司,都是全球知名、優質的國際大型保險集團,如ING、Transamerica、Manulife Financial及PRUDENTIAL等;過去台灣富人藏富於國外,或購買境外保單,主要目的是節稅,但目前台灣遺產稅已降至10%,國際保單節稅誘因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肯定價值」、「保證價值」、「創造價值」及「延續價值」等因素,同樣受到各國(包括台灣)富人的青睞。

林顥叡:在國際間僅有台灣荒謬地將境外保單稱為「地下保單」,就因其未在台灣註冊與核備,但境外保單其實在台灣已有數十年的歷史,最主要投保對象為社會高資產層級人士,但在台灣無法銷售,也不受台灣相關法令規定限制與保障。合法的國際保單一般是先進國家的保險公司所發行,是經當地國家政府同意並遵守當地國家相關法令規定辦理,保戶權益受當地國及國際法令保護。

劉仡:國際保險公司只要在當地國是合法成立且營運正常,受當地國家財政與保險相關單位監督管轄,則其所發行的國際保單是合法有效的;國際保單的法律契約效力雖無國界之限制,但有一定的法律依據與管轄。因此,購買國際保單之前應注意確認該國際保險公司名稱與安全穩健度,透過如Standard&Poor’s、A.M.Best、Moody’s等國際專業評鑑機構查證該國際保險公司之資產與評鑑等級,其評鑑等級至少需具AA以上之評鑑等級;亦需注意確認代理人資格、簽署地是否為該國際保險公司所指定、保單內容、繳費方式、售後服務、理賠及保險業務人員之專業程度等事項。

曾萬博:國際保單非一般保險商品,其重點訴求係針對不同個體之特殊需求進行規劃;因國際保單的功能屬性並非一般保險商品,其投保之基本門檻條件,需具有資產結構健全且資產達500萬美元以上、社會背景良好及具有企業價值、有前瞻遠景之企業經營,所以國際保單在台灣並非人人可投保,對一般消費者而言,更屬陌生市場。

購買國際保單的客戶均是如跨國企業集團老闆及董事會的董事、醫師、大型企業主等社會高資產層級人士;或如王建民、貝克漢、舒馬克、老虎伍茲、A-Rod及珍妮佛羅培茲等國際知名或具高身價層級人士。

銀行業者如何銷售境外保單?銀行業對境外保單的看法如何?

劉仡:國際保單無法在台灣合法銷售,故不受台灣相關法令規定限制與保障,但眾所皆知,許多銀行業者早就爭相搶食這市場利益驚人的大餅。但為了銷售國際保單,又不觸犯台灣法令,這些銀行業者便紛紛至其它國家如香港等地設立分行來銷售國際保單,台灣客戶若想購買國際保單,該銀行即轉介至其境外之分行,如此運作就不會觸犯台灣相關法令。

王清子:在台灣販售境外保單屬非法行為,但如果消費者到國際保險公司核可的境外(如香港、美國等)據點購買,就無觸法問題,唯需考量自身權益及後續保障及法律等問題;就如同台灣並無合法賭場,凡聚賭者皆是違法行為,但如果在如新加坡、澳門、拉斯維加斯等合法賭場下注,不僅不受到台灣法律的約束,在當地也沒有違法問題,更會受到該國政府的歡迎。故國際保單並非是「非法金融商品」,就台灣保戶而言,在台灣政府未開放前,就只能到保險公司指定的海外據點購買,在台灣購買境外保單就是違法。

黃華強:投資無國界、契約精神無國界、保險需求更無國界。國際保單是讓適合的人買,不適合的人只能去買「真正、不合法」的地下保單;舉例來說,擁有私人專機的企業主如郭台銘、蔡衍明等,其專機保險承保者一定是國際性的保險公司,且在國際指定之合法地簽署,絕非國內小型保險公司所能承保。台灣保險市場發展至今,大多數客戶及保險顧問,對於保險的真正本意及真正需求之正確認知與觀念仍普遍不足,使得境外保單趁機大舉進入台灣保險市場。

目前,台灣大多數保險業者及從事保險業務者對國際保單之認知錯誤,甚至完全不懂,還盲目地一窩蜂銷售不合法的境外保單,加深民眾對國際保單的謬誤認知。

保險市場是台灣國內最大的金融立基點,其市場利益相當驚人,尤其境外保單市場,吸引許多非專業者一窩蜂投入銷售,但皆因觀念不正確、不瞭解國際保單市場特性及商品真正本質,嚴重破壞政府法規及金融秩序與體制,因而導致市場相當紛亂、糾紛不斷。

知名優質的國際保險集團,絕不會去破壞當地國的金融體制與市場,而是會尊重當地國的法令和相關之金融規範,所以民眾不要盲目聽信保險業者對境外保單之銷售介紹,更不要在台灣本地購買境外保單,也呼籲台灣保險業者及從業人員,切勿一味地以境外保險商品之優勢來衝擊並擾亂台灣保險市場。

我們強力建請台灣政府單位,應儘速通過修法,嚴加取締並嚴懲違法銷售不合法的境外保單者,杜絕對優質保險商品之傷害,並導正對國際保單市場及其本質之正確觀念,讓好的保險商品能讓真正符合條件、適合的人擁有。

【議題一】

【議題二】

【議題三】

【議題四】

【議題五】

【總結】

文章來源: 中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融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