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4日電)針對二代健保新版,股利成為個人健保補充保費最大宗來源,會計師認為,因金額不大,不影響投資人參與股票除權息意願,但執行細節仍有待評估。



針對有股利所得者,須依比例多繳健保費的做法,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資深副總經理賴三郎表示,個別投資人繳交金額不大,應不影響除權息意願。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曾嘉文認為,執行細節仍須審慎評估。

賴三郎指出,一般有薪資所得的投資人,對於股票股利所得補充保費,所增加的健保負擔金額不大。但無薪資所得,卻有股利所得者,因以最低的健保費標準投保,一旦股利所得須額外繳交健保費,與有薪資所得者比較,影響程度相對較大。

他說,申報綜合所得稅可採「列舉扣除額」,將健保費列為扣抵項目,若因股利所得多繳健保費部分也可扣抵,因金額有限,並不會影響投資人參與股票除權息意願。

曾嘉文表示,健保補充保費由股利依比例多繳,但就源課繳時,仍須由包括上市、櫃公司在內的公開發行公司提供資訊,以利健保局依實際股利所得收取保費。

不過,每年在台居住不滿180天的海外華人,如果擁有台灣健保卡,且投資股票,一旦有股利所得,該如何公平收取補充保費,執行細節恐怕也較為複雜。1000104

文章來源: 中央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融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