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琪芳/特稿



2002年美國安隆公司(Enron)爆發弊案,不僅公司破產,甚至連累曾是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Arthur Anderson)宣布關閉;2006年台灣爆發力霸集團掏空案,對國內造成的震撼至今仍餘波盪漾;而早在1995年爆發的國票案,更可說是台灣史上最大的個人舞弊與經濟犯罪事件。

由於企業掏空、舞弊事件頻傳,預防與調查企業內部風險及不當行為的「鑑識會計」,逐漸受到重視,安侯企業管理公司及安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董事長洪啟仁(見圖,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提供),最近就推出《認識鑑識會計—舞弊之預防、偵測、調查與回應》一書,是國內第一本鑑識會計中文書籍。

洪啟仁表示,去年初安侯建業(KPMG)首度發表「台灣上市上櫃公司對可能產生舞弊或不當行為現況」報告,當時有人建議不如寫一本書,因此他花了一年時間,完成了《認識鑑識會計》,這是他的第二本書,第一本書談的是企業併購。

只花一年就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認識鑑識會計》一書長達300多頁、16萬多字,洪啟仁不習慣電腦打字,所以每一字都是親自手寫,再交由秘書整理打字,但他卻只花一年時間就撰寫完成,讓人見識到他驚人的專注力。

洪啟仁指出,鑑識會計是一門跨領域的學問,整合會計、審計、財務、法律及資訊科技等專業,預防與偵測企業內部風險、商業間諜及舞弊行為等,還可運用於美國反貪腐法案、洗錢防制、壟斷(反托拉斯)及智慧財產權與合約的管理等,但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尚屬模糊的概念。

因此,洪啟仁在書中舉了許多實際案例,從喧騰一時的博達掏空案,到銀行練習生挪用客戶存款等,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鑑識會計,並歸類出企業常見的舞弊類型,不外乎挪用資產、財務報告舞弊及內線交易等其他非法行為。

洪啟仁表示,企業舞弊行為,除了造成公司鉅額財務損失,也使得國家社會及投資大眾付出慘痛代價,但鑑識會計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率先推出相關中文書籍,希望為推廣鑑識會計盡一份力,並藉此降低企業舞弊等風險。

文章來源: 自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融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