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鐘惠玲/台北報導】



兩岸ECFA生效後,台灣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上揚!經建會昨指出,一月十二日美國傳統基金會及華爾街日報共同發布「二○一一經濟自由度指數」,台灣在全球一八三個經濟體中排名第二十五名,是從○九年第三十五名、一○年第二十七名以來最佳表現。

經建會表示,我國在亞太地區排名第七,雖次於香港、新加坡、紐、澳、日本等經濟體,但優於韓國的第三十五名,在報告中台灣排名推進,歸因於政府持續進行改善投資環境與健全法規,包括○九年廢除公司設立最低資本額,及一○年調降營所稅稅率。

在「二○一一經濟自由度指數」十項自由度評比中,台灣「貨幣自由度」、「商業自由度」、「貿易自由度」及「財政自由度」,全球排名依序為第二十三名、二十五名、第四十名及第八十八名,四項指標得分較去年增加,表示自由度持 續提升,主要歸功於維持低度通貨膨脹率、降低進出口限制及調降營所稅等。

不過,台灣在「政府支出」、「避免貪腐」及「勞動自由度」等三項指標得分下降。「政府支出」是台灣十項評比表現最佳者,全球排名第十七,主要是得力於政府推動國營事業民營化、鬆綁法規,以及政府支出僅占國內生產毛額(GDP)十八.五%,「避免貪腐」全球排名第三十六名,此指標主要是參考國際透明組織的清廉指數排名,另「勞動自由度」全球第一四四名為我國排名最列後指標,主要理由提及台灣勞動法規過於僵固,不利企業聘僱員工的彈性。

再者,台灣在「智慧財產權」、「投資自由度」及「金融自由度」等三項指標持平,排名依序為第二十六名、第五十名及第七十名,主要評比內容包括智慧財產權法律保護與法院執行程序效率、對外資投資特定產業限制、資金匯入與匯出之管制、金融市場競爭性、政府主導銀行經營情形等。

經建會表示,我國於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推升,可說明近年政府推動經濟改革的企圖心,加上去年兩岸簽署ECFA與兩岸經貿協商管道正常化,將提升台灣於全球貿易樞紐地位的重要性。

文章來源: 中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融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