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景氣疲軟,被市場認為是新經濟重心的中國因為外需不足,必須轉變為靠國內需求帶動,市場因此預言中國的製造業將可能沒落。但恆生銀行獨立董事胡祖六認為,中國製造業並不悲觀,只是應該轉為全面高科技化才會有新的出路,至於服務業的新崛起,將是領導中國經濟的另一個火車頭。(何庭歡報導)



胡祖六提出大陸低階製造業往高科技產業轉型的三大重要課題,首先是勞工的培訓,轉職以及再就業的問題。第二是政府如何提升整體環境,營造自由與創新文化的氛圍。最後是在能源需求下,所引發的環保以及天候問題。胡祖六說:『產業轉型,對中國來說是一條艱難、痛苦的路。』

胡祖六也認為,除了傳統低階製造業必須向上提升,往高科技之路邁進外,發展服務業也是加快經濟轉型的重要策略。然而目前服務業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卻比印度還低,這是很不合理的,凸顯出過去大陸太過重視製造業,反而忽略了服務業。在未來,中國服務業應該要從傳統的「食衣住行育樂」轉變擴大到「法律」以及「會計服務」領域。

胡祖六特別提到,這幾年有不少國際知名投資銀行陸續在大陸設點,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會計的相關部門也漸漸湧入中國,顯示大陸服務業的前景看好。因此可以預期,中國產業如果要轉型,高科技和服務業將會領頭帶動整體經濟的快速成長。

文章來源: 中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融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