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張國仁/台北報導】



依據勤業眾信(Deloitte)進行的「2011年電動車市場大調查」,在燃油價格上漲、內燃引擎技術改善或政府激勵措施影響下,興趣購或租電動車的大陸消費者比率高達93%、台灣為85%。

勤業眾信所屬的德勤全球製造業服務團隊,發佈的這項調查報告指出,由於中國「十二五」規劃預期將促使城鎮化比例上揚、研發經費增至GDP的2.2%、以及碳排放降低18%等因素,均可能為大陸地區電動車的發展與普及,創造成熟條件。

受訪的大陸消費者當中,有50%認為自己採取行動首次購買或租賃電動車的機率極高、而台灣消費者則佔19%次之,再來是歐洲地區的16%、美國為12%、日本4%。

此調查針對全球17個國家、超過1萬2千名消費者,進行使用意願調查,其中中國地區共有近1,200位民眾參與調查、台灣地區則為503位。

勤業眾信會計師郭俐雯說,台灣幾家主要電動車廠商如裕隆(納智捷)、中華汽車、必翔及華德動能等,都積極投入產品研發與行銷,憑藉台灣在資訊產業與關鍵零組件上的優勢,加上政府對電動車產業的支持,未來不論是在研發平台與驗證機制的建立、或匯集兩岸技術能量促成產業聚落方面,皆指日可待。

在大陸,66%的受訪者表示,當燃油價格上漲至每公升人民幣10元(約1.53美元)時,「非常可能」考慮購買電動車;在台灣,68%的受訪者說,當燃油價格上漲至每公升台幣42元(約1.38美元)時,「非常可能」考慮購買電動車。

以大陸或台灣消費者為例,不願支付比普通汽車售價高出約1千美元以內價差的受訪者,大陸為79%、台灣更高為91%。

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產品,尚無法滿足台灣絕大多數受訪者的要求:76%的受訪者要求行駛里程達到320公里(大陸為69%);66%的受訪者希望充電時間在2小時或以下(大陸為55%;79~91%的受訪者著重於公共充電站的廣泛普及性(大陸為72~85%)。

文章來源: 中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融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